焦点彩招商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焦点彩招商 > 新闻动态 > 困在快时尚里!“小裁缝”们不该只懂“跟着干”

困在快时尚里!“小裁缝”们不该只懂“跟着干”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快时尚背后的中国小代工厂

文 | 作者:逍遥

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,有不少给快时尚跨境电商平台做代工的小老板在“吐槽”:

卖不出去转内销行不行啊?其实呢,这些成衣因为版型、款式、审美跟国内消费者的喜好完全对不上号,这条路走得特别艰难,小代工厂们真是左右为难。

这两年啊,快时尚跨境电商平台在国外的发展那叫一个红火,好多外国年轻人被这些又便宜又好用的产品迷得不要不要的:赚外国女人的钱、干掉阿里和亚马逊、创始人身家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消息满天飞。

可谁承想啊,表面上这么风光的事儿,背后居然还有另一面:有些人连点汤都喝不上,甚至成了牺牲品。

/ 快时尚电商背后的小代工厂:

赚得少还不安全 /

这几年,快时尚跨境电商发展得特别快,大家都能看得到成绩。很多人分析为啥它能成功,通常都会说是东西又好又便宜,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,再加上利用社交媒体让品牌更出名。

这都是表面的原因啦,要真想做到这么便宜又快,靠的是国内强大的供应链系统。用行内人的话来说吧,做几万件衣服不稀奇,但能让消费者一年买好几件不同款的衣服,短时间内做出几万件不同的衣服,这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快时尚平台能这么快地发展起来,背后可是站着千千万万个默默努力的小代工厂呢。

代工厂的难:利润被压薄

这些问题接踵而至啊。你看,这些快时尚平台靠“小单快反”模式来指挥生产,主要靠订单量大、周转快来赚钱,那代工厂就是给人打工的感觉。所有生产计划都是总部说了算,生产得跟着订单跑,成本也控制得比较被动。

再说了,代工厂跟这些平台谈价钱的时候,根本没啥话语权。为啥呢?因为“你不接单,别人抢着接”。很多代工厂为了能接到平台的单子,已经在内卷了,价格压得特别低。

有老板透露,很多代工厂的利润率不到10%,有的连6%都不到。比如一件卖10美元(大概72块钱人民币)的裙子,代工厂才赚四五块钱。但这四块五毛钱能稳稳拿到手吗?也不一定,中间可能还会出各种意外情况。

比如说,外国人买东西喜欢刷卡。但你知道吧,刷卡有个“拒付”的机制。客户买了东西,要是说“货不对版”“没收到”或者“卡被盗刷”之类的,就可以申请拒付。结果一申请,银行一般都会同意拒付,就把钱退回去啦。这种情况可不少见。

还有啊,现在国外关税政策什么的,导致小代工厂生产的衣服卖不动,积压成库存,本来就赚得少,现在更惨了,利润都被压得更低了。

代工厂为何陷入“想接又怕接”的困境

不过呢,这些快时尚平台为了更快地上新,扩大市场,还是要求代工厂不停地生产。这就导致了个问题:你不接单吧,企业就没办法运转;接单吧,又得承担更大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。所以啊,就有了代工老板们“想接单,又怕接单”的这种纠结情况。

最近还有传闻说,这些快时尚平台让供应链搬到越南或者柬埔寨。要是搬过去的话,能接到“爆款订单”;要是不去的话,可能连订单都没有。虽然这个消息还没完全确定,但已经有不少小老板开始担心了。

现在呢,国内产能过剩,转到国内市场又不受待见,可这些快时尚平台还是得到了资本的认可。在平台刚起步的时候,代工厂的数量不多,确实有一些代工厂赚到了大钱。有博主就爆料说,东莞有个代工厂,加入快时尚电商供应链后,三年产能翻了五倍,老板的身价也涨了好几十倍。

但其实这只是个例外情况,大部分代工厂并没有这么幸运。随着平台越来越多,代工厂的数量也在增加,小代工厂更是遍地都是。有媒体报道说,在广东某个地方,有7000多家代工厂,其中5000多家专门为一个平台服务。每年都有不少代工厂撑不下去,转行去做其他生意,但由于这些企业没什么“话语权”,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。

那为什么快时尚平台要找这么多代工厂呢?

快时尚的困局:爆款or陪跑

很多小老板喜欢用个比喻来形容这个情况,叫“追兔子理论”。意思是有个人故意扔出一只兔子,然后说谁抓到兔子就有肉吃。于是大家就都去追兔子,结果最后只有一个人抓到了,其他人都是白忙活,成了“陪跑”。要是有人抱怨,那个人就会说:“不是有人吃肉了吗?赶紧准备下一次。”

这“下一次”呢,就是快时尚平台总得不停地找“爆款”。可爆款数量就那么多啊,所以只能不断地试错,有时候试错才是主要任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肯定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,企业为了竞争只能降价,结果利润越来越薄,机器也空着闲着。

就算找到了爆款,还有一个“爆款议价”在等着你。简单来说,就是虽然你搞出了一个爆款商品,但还得跟全网比价格,不能比同行贵太多,甚至可能得比别人便宜。这就意味着,你可能还是赚不到钱。

有博主就说,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是平台稳赚,代工厂里只有少数几个头部的能挣钱,大部分人都在陪跑。

那些试错的衣服,最后的命运要么是堆仓库,要么是转手卖给国内。

这又带来一个问题了。虽然这些快时尚的尾货价格便宜,但质量和服务都没啥保障。而且这些衣服本来是给外国女性设计的,特别是出口到欧美那边的衣服,版型、尺码、风格都和咱们中国女性的审美差得远呢。

快时尚尾货为何卖不动了

有些厂家自作聪明,觉得把在国外卖不掉的衣服稍微改个设计,就号称“本土化”,然后卖给中国消费者。结果呢?反而弄得不伦不类。有位网友在某红书上吐槽:“这衣服尺码是欧美的,风格却像东南亚的,真的接受不了。更离谱的是,卖家秀和买家秀穿的根本不是同一件衣服!”

最近我去北京朝阳区的大柳树市场转了转,发现有不少卖外贸尾货的小摊位。那些衣服堆得乱七八糟,各种牌子都有,春夏装才卖5块钱两件,而且还有一些衣服上面直接印着快时尚平台的Logo。路过的人大多只是随便翻一翻,就匆匆走了,根本没多少人想买。

现在的女性买东西可不只是为了购物那么简单,她们更希望通过消费表达自己的价值观。她们想要买性价比高的衣服,同时也希望了解品牌背后的故事、环保理念之类的东西。但快时尚尾货完全满足不了这些情感需求。

顺便说一句,就算快时尚电商平台出现大量库存积压,它们其实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。因为它们赚的主要还是“流量费”。而且资本关注的重点是抢占市场份额、提高估值,至于背后的问题,它们根本不在意。

/ 智造时代:代工厂的转型升级与价值重塑 /

大家应该都清楚,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时代。各行各业都在搞“智能制造”转型,对快时尚平台的代工厂来说,即使目前没有遇到这些问题,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制造也是必然趋势。

小快单反”模式的新探索与支持

“小快单反”这种模式并不是专给外国人用的,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,有些甚至脱离了快时尚平台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。

有些企业在国内国外一起联动,一边坚定地开拓海外市场,一边努力“回血”。很多国产品牌现在都开始转向DTC模式(直接面向消费者),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来生产产品,这样既能满足外销需求,也能兼顾国内市场。

AI现在可是个大热门,服装企业也开始用AI设计系统了,打版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了3天,甚至只需要48小时。这种“小单快反”的模式让企业变得更灵活了,虽然有时候还是会遇到平台砍单的情况,但至少可以减少损失。

还有一部分企业专注于国内市场,比如通过小红书做“工厂溯源直播”,能把单品的转化率提高30%,复购率也能达到45%。

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这些企业发展。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支持特别实在。

早在2020年,国务院就出台了《出口产品转内销实施意见》,鼓励各种金融机构对外贸转内销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。

各个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,积极帮助外贸小微企业。

到2024年12月为止,建行佛山分行已经为外贸小微企业提供了超过18亿元的普惠贷款,当年为相关企业提供信贷帮扶服务涉及金额达7400多万元,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。

关注跨境贸易可持续发展

纺织大省浙江最近也出台了个文件,叫《关于支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》,从八个方面来支持纺织行业发展。里面提到要鼓励融资担保公司多给企业做担保服务,特别是要完善小微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。

当然啦,面对外部环境那些不确定的变化和挑战,有些平台也开始调整策略了。有的转到了半托管模式,在国外建海外仓;还有的平台推出了补贴政策,跟厂家和商家一起分担风险。

最后呢,希望那些做快时尚跨境电商的平台,在资本市场上一路狂奔的时候,别忘了那些辛苦干活的代工厂。要是搞“竭泽而渔”,最后大家可能都没得赚了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焦点彩招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